三胖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书神小说网www.hengjiefastener.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三人对门萨女神很是仰慕,争相赞赏,张琪倒是也没虚伪地反驳,只是微笑地接受,很是坦然。
李临惭愧道:“我到现在才发表了两篇SCI论文,最高的那篇影响因子也才2出头,跟你们三个比实在羞愧,都是学术大神。”
直接忽略了一旁的刘晨和卓苓两人,显然四人的想法一样,这两人都不是靠真材实料选入,打心底里是鄙视的。
刘晨明显感觉到人家的不屑,倒也无所谓。
苓儿听着脸色微微红,她是有些心虚,跟这些学长学姐比起来,她的履历真是不值一提,反而刘晨衣服死猪不怕开水烫,相当无所谓。
这就是自信,这些人,哪能跟他比呢。
不就是几篇SCI吗?!
SCI是科学引文索引,是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1961年创办出版的引文数据库。SCI是一部国际性索引,包括:自然科学、生物、医学、农业、技术和行为科学等,主要侧重基础科学。所选用的刊物来源于94个类别、40多个国家、50多种文字。?
影响因子(IF)是美国ISI的JCR(期刊引证报告)中的一项数据。即某期刊前两年发表的论文在统计当年的被引用总次数除以该期刊在前两年内发表的论文总数。这是一个国际上通行的期刊评价指标。
这四个人分别是材料、化学、高分子、数学系,由于需要大量的试验数据支撑,要不然就是纯理论学科,国内就有不少SCI收录的期刊,那发表影响因子高的SCI论文相对容易很多。
而整个电院都偏向实用性的工科,国内最好的期刊《电机工程学报》都不是SCI,不同专业比拼论文没多大意义。
眼见苓儿有点闷闷不乐,刘晨开口道:“几篇SCI论文真也不能说明什么。”
除了张琪,三个男生齐刷刷地看过去,都很明显地不悦,要知道他们为了SCI论文花了很大的心血,也深深为此荣誉而自豪,这是常人无法体会。
王川超仰着下巴,道:“呵呵,这位就是刘晨学弟吧,大一就破例选入哈佛大学交流,在江大历史上,前无古人,想必也后无来者了,能在大一就写了两篇会议论文倒也算不差,学弟可能不太清楚,会议论文和期刊终究还是有很大差距,EI和SCI差距就更大。”
这话说得不错,会议论文审核不仔细,基本上写出来就能录用,期刊把控就严格很多,当时,刘晨之所以投会议,就是因为快捷,否则,以论文的质量、张政的关系,期刊也无问题。
前世,也跟这几位一样,热衷于发表高质量的论文,SCI不知道多少,影响因子也很高,这辈子真心没热情,很多论文都是毫无意义的灌水,只要掌握了技巧,深入研究,寻找学科交叉点,想灌多少灌多少。
刘晨也有一篇期刊论文,而且是电类国内最好的《电机工程学报》,只是拿到录用通知后,发表出来还要漫长的时间,数据库还查不到。
对此,他也不会无聊说出来,录用通知早不知扔哪里去了。
杨志斌也附和道:“IEEETrans的SCI论文可真难。”
“我还没摸到IEEETrans的边呢,你们三个都有了。”李临艳羡地说,这可是学术界的荣誉啊。
张琪还在看书,抬头微看了刘晨一眼,也说了一句,道:“知易行难。”
刘晨还想说什么,苓儿冰雪聪明,知他不会在意,只是为他出头,拉了拉他的手,示意不用计较什么。
四人聊着就热络起来,张琪话也多了些,几人谈起高中生涯,她说道:“大学之前,我从来不是个爱学习的孩子。不爱听课,喜欢玩,但是为了不被批评,经常装出一副好孩子的样子……我的高中在青二中,省内数一数二的重点高中。而当时我所在的班叫做直升班,可以理解为重点班吧。在这样的班级里面,一个不爱学习的有点小聪明的孩子当然只是个被埋没的位置了。”?
“学姐太谦虚了,你的高中班主任、语文老师对你评价可是非常好,说你是一个非常聪明又非常勤奋的学生。”李临马上急切地说道。
“咦,你怎么知道?”
“我……”李临有点语塞。
王川超笑道:“肯定是看新闻报道里说的呗,那段时间学妹太火了,门户网站都有关于你的新闻,你们青二中97级共有16个班,其中2个是直升班。学妹是直升1班,大部分都是全青市自主招生选拔进来,不用参加全市中考。只有你和其他四五个学生比较特殊,参加中考进来,而且成绩是全青市前十。”
女神就是不一样,很显然这三个人知道要跟张琪同行赴美就花了不少心思。
杨志斌本身都博四毕业了,发际线天生较高,加上在江大读博士实在辛苦,尤其跟着大牛导师,脑细胞不知道死了多少,脑袋前面已有明显的秃顶迹象,一副小眼镜后面的眼睛却炯炯有神,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他的个头儿不高,大约165左右,在男生里属于被鄙视的三级残废,而他最喜欢就是高妹子,时不时偷偷看着张琪的大长腿舔舔嘴唇,心中很是火热,找一个比自己高十几厘米的女朋友,该多有面子。
杨志斌也抢着说道:“学妹这么优秀,跟父母的教育也分不开,从小培养独立性,这教育理念真棒,不愧是高中老师。小时候我妈妈也经常告诉我:你是这个家庭的三分之一,就应该干三分之一的活。所以我从小就会做饭洗衣打扫屋子,习惯自己解决各种困难。在学习方面,父母也没有给太多压力。学妹很喜欢看书?”
张琪深有感触,这教育模式跟她小时候一样,道:“我妈在我小时候就致力于培养我对读书的热爱,并尽全力满足我大量看书的渴求,所以这种习惯延续至今。”?(未完待续。)
p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