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長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书神小说网www.hengjiefastener.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话说几日之后,隋炀帝在乾阳殿大摆筵宴,太子杨昭在大殿内摆设宴席,满朝官员与中榜生员,陪同皇上皇后一起在乾阳殿,共赴晚宴。大殿装饰华美,巧夺天工,令人赏心悦目,隋炀帝龙颜大悦,端起酒樽说道:“诸位卿家,今逢龙虎之年,国祚昌运,百业俱兴,运河开通,东宫落成,今秋开科取士,又得天下贤才,当把酒言欢,共贺华年。”
文武官员和中榜进士纷纷举杯,山呼万岁,一同庆贺。一杯美酒下肚,隋炀帝道:“朕今日酒兴浓,诗性亦浓,又有进士才子,不如借此良机,把酒作诗,成就一堂才子会。”
百官进士纷纷称号,许国公宇文述道:“陛下文治武功,旷古难寻,还请陛下命题做诗,已尽雅兴。”
隋炀帝笑着点了点头,问道萧皇后:“皇后以为今日良辰,把酒作诗,取什么题目最妙?”
萧皇后道:“今晚星斗明亮,点缀苍穹,不如就以星象为题,作诗庆贺。”
“妙,妙呀,今晚就以星象为题,共做诗篇,朕取名为《奉和御制月夜观星示百僚诗》。”
大殿之上,摆好了笔墨纸砚,隋炀帝道:“国舅萧琮,卿是当朝首辅,理应先做诗篇。”
“微臣遵旨。”
莒国公萧琮来到桌案之前,透过殿门,遥望星斗,挥笔写下一首《奉和御制夜观星示百僚诗》:
阳精去南陆。大曜始西流。
夕风凄谢暑。夜气应新秋。
重门月已映。严城漏渐修。
临风出累榭。度月蔽层楼。
灵河隔神女。仙辔动星牛。
玉衡指栋落。瑶光对幌留。
徒知仰阊阖。乘槎未有由。
萧琮文采飞扬,随写随吟,诗词一气呵成,令人称赞不已。隋炀帝酒兴诗意正浓,看了龙颜大悦:“国舅才高八斗,堪当百僚之首。”
萧琮饱学诗书,为人恭让,谦逊答道:“微臣惭愧,若论诗词歌赋,微臣尚不及秘书郎袁庆,不如请袁庆再做贤文。”
“袁爱卿,你就陪陪国舅,也做一首。”
“微臣献丑。”秘书郎袁庆也是大隋数一数二的诗人,对萧琮作揖施礼,也来道书案前,提笔作诗:
六龙初匿影。顾兔始驰光。
戎井传宵漏。山庭引夕凉。
宸居多胜托。闲步出琳堂。
烂烂星芒动。耿耿清河长。
青道移天驷。北极转文昌。
乔枝犹隐毕。绝岭半侵张。
仰观留玉裕。睿作动金相。
无庸徒抱寂。何以继连章。
袁庆做了第二首《奉和御制月夜观星示百僚诗》,隋炀帝大喜饮下浊酒一杯,说道:“萧琮是江南人,袁庆是北方人,南北贤才,各施所长,下面就选一南方贤才作诗。”
在朝的官员多是北方人,众人左顾右盼,寻摸南方才子,隋炀帝说道:“虞世南,你是既是江南人,又是今秋头科进士,乘此良机,不可不留佳作。”
“遵旨。”
这位五十岁的老进士,心情激动,感慨万千,见隋炀帝如此器重自己,做了第三首《奉和御制月夜观星示百僚诗》:
早秋炎景暮。初弦月彩新。
清风涤暑气。文露净嚣尘。
荡雾销轻縠。鲜云卷夕鳞。
休光灼前耀。瑞彩接重轮。
缘情摛圣藻。并作命徐陈。
宿草诚渝滥。吹嘘偶缙绅。
天文岂易述。徒知仰北辰。
隋炀帝读罢此事,与萧皇后称赞不已,当堂加封虞世基为内史侍郎。隋炀帝也是满腹才情之人,一首端着酒樽,迈步走下丹陛,来到群臣之见,说道:“朕今日是真高兴,天下才子,世间大贤,会聚一堂,朕与众卿家一起满饮此杯。”
隋炀帝一饮而尽,走到正议大夫诸葛颖面前,说道:“诸葛大夫是朕和皇后的帝师,名望深厚,今晚请诸葛大夫,也献上一篇。”
诸葛颖作揖领旨,走到桌案前,提笔写下了第四首《奉和御制月夜观星示百僚诗》:
窈窕神居远。萧条更漏深。
薄烟净遥色。高树肃清阴。
星月满兹夜。灿烂还相临。
连珠欲东上。团扇渐西沈。
澄水含斜汉。修树隐横参。
时闻送筹柝。屡见绕枝禽。
圣情记馀事。振玉复鸣金。
读罢此诗,隋炀帝又饮一樽,脸上泛起丝丝醉意,萧皇后一旁劝道:“酒兴点到为止,皇上不可再饮。”
隋炀帝借着几分酒力,振臂一抖,扔掉酒樽,哈哈大笑:“今晚真算是‘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今晚酒兴正浓,朕也要吟诗作赋,与众卿家同乐!”隋炀帝取笔着墨,题诗一首,取名《月夜观星诗》:
团团素月净,翛翛夕景清。
谷泉惊暗石,松风动夜声。
披衣出荆户,蹑履步山楹。
欣睹明堂亮,喜见泰阶平。
觜参犹可识,牛女尚分明。
更移斗柄转,夜久天河横。
裵徊不能寐,参差岁种情。
满朝百官和新科进士一齐跪倒,伏地叩首,山呼万岁,隋炀帝挥洒才情,十分得意,喝的晃晃荡荡,挥袖转往后殿,醉醺醺去歇息了。
群臣谁也不敢起身,还在伏地跪着,萧皇后觉得都喝的差不多了,便说道:“皇上累了,诸位爱卿平身吧。”
皇后一句话,众人才敢站起身来,今晚众人陪着隋炀帝喝的都不少,也略感疲惫,正准备退朝,只见大殿上还有一人长跪不起,仍旧伏身趴在地上。
众人一愣,趴着的这位身穿明黄缎子滚龙袍,身宽体胖,趴在地上跟块巨石一般,这位不是旁人,正是堂堂的当朝太子爷杨昭。“莫不是喝多了吧。”御史大夫张衡走到跟前,轻轻拍了拍太子杨昭,问道:“太子殿下,太子殿下……”
一连呼唤几声,太子杨昭死寂一般,不吱一声,正要退朝的众人这一下子,都慌了神。宇文述、薛道衡、裴蕴等几个大臣都围了过来,帮着呼唤太子,你推我唤,叫了许久不见反应。
站在丹陛上的萧皇后看到眼前发生的一切,觉得情况不对,亲自走到大殿,蹲下身在呼唤太子杨昭。
“快传御医!”
萧皇后对自己的这个儿子十分了解,太子杨昭不仅身宽体胖,而且肥胖的身子引起不少疾病,今日陪着父皇高兴,又暴饮暴食了不少酒肉,难免引起病痛。
大殿上的几个太监过来一起帮忙,把太子抬到太子的寝宫云霄堂之中,太医急匆匆赶来,为太子杨昭把脉诊断,一番察看。太医说道:“太子体胖,脉相极弱,像是眩晕、中风之状。”
张衡让太医赶紧开药方,并吩咐下人前去抓药。
折腾了半夜,张衡亲自端着熬好的中药走到云霄堂的厢房,刚到门口,只听萧皇后一阵哭喊,顿时血灌瞳仁,如五雷轰顶。
“哐啷一声,盛满中药的大碗,打落地上,满屋的太监、宫女,纷纷跪倒,众人都知道只有二十三岁的太子杨昭,一命呜呼,咽气身亡。
隋炀帝一早醒来,便得知了太子杨昭的噩耗,贪杯误事,断送太子姓名,只能遗恨万分。三日后,隋炀帝诏命东都世人为太子杨勇挂孝三个月,以示哀悼,追授太子杨昭为元德太子。这才是:
隋主纵欲诗兴堪,把盏文辞若仙班。
尽兴至极反悲起,太子肥胖多病缠。
吟罢欢愉观星夜,醉倒难脱鬼门关。
酒肉无常莫贪杯,多少纵欲终不还。
一场才子会,断送了太子杨昭的性命,隋炀帝与萧皇后终日愁容难展,杨昭病故,必须改立皇储。眼看日子一天天过去,大臣们也是焦虑。
隋炀帝已经多日未理朝政,众大臣等在乾阳殿外面,等候着皇上的召见。眼看天色已晚,气候转寒,等候的臣子依旧围在一起等候着。
萧皇后在偏殿礼佛焚香之后,见正殿外的大臣已经整整在外面站了一天,也是于心不忍,便走进乾阳殿去见皇上。
乾阳殿内一盏灯烛恍恍惚惚闪着火光,宫廷中平添了几分凄凉,隋炀帝一个人坐在屋中正在发愣,萧皇后进来说道:“皇上,大臣们已经等了一天了,还是见一下吧。”
听萧皇后劝说,隋炀帝这才应允,让大臣们入殿朝见。
众官员进了乾阳殿,拜见了皇上皇后,隋炀帝一言不发,萧皇后说道:“各位公卿,有什么话尽管说吧。”
莒国公萧琮和许国公宇文述互看一眼,宇文述暗示让萧琮先说,毕竟萧琮是隋炀帝的大舅哥,萧琮作揖道:“陛下,大隋不可不设储君,太子离世,还望皇上早立储君,顺应惯例。”
宇文述跟着说道:“国舅说道不错,虽然太子离世,尚有皇孙三人,况且齐王杨暕也在朝中,皇上都可考虑。”
隋炀帝道:“诸位爱卿以为这个储君就这么好选?朕这几天不是没有想过立嗣,先想到的便是齐王杨暕,可是齐王整日声色犬马,不务正业,如此轻浮,岂能堪当大任?”
宇文述道:“陛下若觉得太子难选,也可从三位皇孙之中,立皇太孙为储君。”
隋炀帝摇了摇头,问道:“燕王杨倓不到四岁、越王杨侗两岁、代王杨侑才刚满一岁,朕问你们这三个皇孙尚在蒙童,谁贤谁庸,如何能知道?”
众人一想,也是如此,唯一的皇子齐王杨暕是个纨绔子弟,难当大任,杨昭的三个皇孙又年纪太小,一时间众人哑口无言。
隋炀帝道:“朕想过了,既然找不出合适人选,不如先等等,等大隋所有边患全清除了,再立皇储不迟。”
“皇上圣明!”众大臣只得各自返回住处。
众人离开乾阳殿,隋炀帝选不出皇储,无奈的静坐在御凳上,萧皇后说道:“恕臣妾直言,太子过世之后,皇族子嗣人丁太少,**除了臣妾一人,连个妃嫔也没有,皇上也该纳个妃子了。”
隋炀帝道:“自宣华夫人去世,唯有皇后长久相伴,再未见过能与朕相得益彰的女子。”
萧皇后问道:“陛下觉得萧敬嫣如何?”
“啊?皇后的意思是?”
萧皇后道:“敬嫣自幼出身大户人家,能通诗书,虽遭家门不幸,但罹难之中饱经风雨,这些年在宫里稍加训话又懂礼仪。臣妾觉得众多宫娥之中,唯有萧敬嫣最命事理,不失为宫中的贤内助。”
经萧皇后这么一夸,隋炀帝茅塞顿开,问道:“皇后果真要让萧敬嫣为妃嫔?”
“敬嫣若能伺候陛下,臣妾也能多几分安心,有何不可?”隋炀帝欣慰的点了点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