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潘仁美4
遥远的星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书神小说网www.hengjiefastener.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慕容建中虽然自视甚高,但从来不认为自己就是无敌的。更没有想过自己会像演义中的诸葛妖人一样,随便几个锦囊计就可以将强悍得让刘备军可望而不可即的曹魏军队打得七零八落的。知道宋朝军队是什么战斗力后,他的心态很平稳,对本次出兵的要求也很低。不求全胜而归,但求小胜一场。但他从来没有想过,这一仗会打得这么憋屈。
赵匡胤从汴京带来了十万禁军,还有一万多隶属于杨继业的杨家军骑兵,再加上镇守在雁门关的三万多人,总兵力已经接近十五万了。
近十五万人出雁门关,攻打朔州城。结果,攻了近一个月,除了留下一地的尸体,什么收获都没有。辽国守城的总兵力不到三万,在数量上根本就不占优势。但朔州却非常险要,易守难攻,或者说燕云十六州全都易守难攻。虽然,在慕容建中看来,辽人守城的手艺实在不怎么样。但他们却有一个明显的优势。那就是他们的骑兵。每当城池出现危机,辽国的将领就马上派骑兵出城冲击宋军阵营。宋军进攻的浪潮很快就因此退下来了。而且,辽军将领非常狡猾,他根本就不跟前来拦截的杨家军对抗,直接攻击宋军的禁军。禁军的战斗力本来就差,本身又是步兵,面对辽国骑兵根本就不占优势。而且,他们的军事素养极差。感觉到自己不如辽军,也不多做抵抗,直接拔腿就跑。几乎是一触即溃。别说反击,连防御都做不到。气得慕容建中暴跳如雷。即使他下令斩杀怯懦退缩的士兵也无济于事。辽国骑兵的冲击力实在太猛了。他们冲入宋军中就像虎入羊群,受惊的羊羔们四散而逃,没有一点抵抗,而老虎却可以肆意蹂躏他们。宋军的阵型完全乱了。杨继业也没有办法。他的杨家军可是骑兵,根本不适合乱战。辽人可以不管步兵的死活,一通乱冲。他可不敢。如果贸然冲上去,只会将局面变得更乱,自家的伤亡也会更大。
被这样冲杀了几次后,宋军损失惨重。最后还是慕容建中用了卫青对付匈奴骑兵的办法才避免造成更大的损失,将辎重都堆到车上,挡住辽军的冲击,同时,士兵以车为掩体,在后面用强弩射杀敌军骑兵。
辽军几次冲击,损失惨重后,再也不能肆无忌惮地出城了。但宋军还是拿朔州城没有办法。
连续攻打了一个多月,却一点进展都没有,反而自身损失惨重。而辽国的增援部队随时可能到来。随行的几位大臣劝说赵匡胤,趁现在损失不算很大,退军还朝。赵匡胤这时也萌生退意。
但慕容建中却极力反对。虽然之前他反对赵匡胤御驾亲征,但事到如今,他却不想就这么灰溜溜地回汴京。他戎马两世,什么时候在没有胜利的情况下撤退过。即使知道以宋军的战斗力很难取得什么大的战果。但他就是不甘心,他是威风凛凛的大将军,不是不胜即走的逃兵。
慕容建中驳斥了众人求稳而退兵的建议,向赵匡胤说道:“燕云十六州是中原的门户,关系到中原乃至于天下的安危,陛下这次御驾亲征,是为了后人着想,给他们留下一个牢不可破的天然屏障。不是半途而废的转身离去。如果英明如陛下尚且失去再战的勇气,那后人谈何收复燕云十六州?”
“如果陛下执意要撤退的话,请留下微臣。将军队交给我,如果不能打下朔州,那微臣就战死沙场,报答陛下的知遇之恩。”
赵匡胤觉得慕容建中的话有道理,不管怎么样,他作为一个开国皇帝,一定要为后人做个榜样。这样兴师动众地伐辽,却半途而废,草率撤军,实在是说不过去。于是就没有再提回汴京的事情。并且当众发誓,不破朔州就不还朝。
慕容建中真的想大逆不道一回,他现在恨不得将赵匡胤的嘴给堵上。赵匡胤这话一说,就把自己给堵死了。他只是让他别撤军,没有要他在朔州死磕啊。他们完全可以先攻击辽军防御较弱的地方。而朔州明显是辽军的重点防守据点。赵匡胤却傻乎乎地一头撞上去。都说不撞南墙不回头,现在都撞到墙上去了,赵匡胤还想着怎么撞破它。
慕容建中不禁感到一阵头疼。鬼谷门下,不管他还是孙膑,都主张避重就轻,从敌人薄弱的地方突破。他还从来没有跟敌人这样死磕的经历。最关键的是,现在是敌人还占有明显的优势。
朔州城地形险要,城池坚固。只要辽军守城的将领不犯错,就宋军这种水平的战斗力,要想攻克朔州,还真没多大指望。
可没办法,大老板下令了,他这个做下属的只能想办法了。
可他真的想哭啊!他虽然两世都是鼎鼎有名的将军。指挥过不少战役。但说实话,他还真不擅长打攻城战。《孙子兵法》有云: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不管是在北齐还是在魏国,他都是先将敌人的有生力量在野战中先消灭掉,然后再一鼓作气解决城池中的敌人。唯一一次一上来就直接攻城的战役还是在北齐灭南陈的建康之战,可是那一战真的一点都不值得他炫耀。陈叔宝那个小子根本没有认真在守,他攻城的时候,人家还在唱小曲。而且,敌我双方的力量又实在太悬殊了(当然是我强敌弱)。他基本上没费多大力气。像这种势均力敌,而且又硬碰硬的攻城战,他还从来没有打过,也很不喜欢这样的打法。因为冷兵器时代的攻城战实在太惨烈了。攻城的一方,不管最后攻没攻下城池,损失是一定会极其惨重的。而且,攻城战是最容易疲惫身心的。一旦进攻不顺,士兵就会产生厌战情绪,影响士气和战斗力。
可现在没办法。君无戏言。既然赵匡胤都这么说了,他们就再也没有回旋的余地了。
“该不该用那玩意呢?”慕容建中喃喃自语。
以庞涓的身份圆满地完成系统得任务的时候,系统颁发了奖励,给了他七支箭。这可不是普通的箭,这是狙杀之箭。据系统介绍,这是专门用于狙杀敌军将领的。
一般两军对垒,很少有一上来就直接射杀敌军主将的。一是因为主帅的位置都相对比较安全,在弓箭的射程之外。再者,狙击是需要一定隐蔽性的。在敌人没有防备的时候才有把握一击即中。两军对垒,明晃晃地站着,哪有什么隐蔽可言?再加上其他因素的影响,这种战术,在冷兵器时代,除非是双方在斗将,斗兵的时候是不提倡这样做的。
但有了这七支箭就不一样了。首先,它的射程极远,足足是普通弓箭的两倍。速度也比一般的弓箭快;第二,它的抗干扰能力特别强,基本不受外界因素影响。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它的超强的隐蔽性。系统君给他的时候,不断自夸,称它射出后,停在空中的时候,只在地上留个影,肉眼是看不见的。要想躲过去,只能靠直觉和听觉。它也因此得名——魅影箭。
这是他迄今为止,获得的唯二的外挂。但这个外挂却也是有弱点的。其中一个弱点就是,它每见血一次,威力就减弱一点。三次之后,就跟普通的箭矢没什么两样。还有一个更致命的弱点。那就是射出去的箭是收不回来的。而且,一旦被敌人获得,他们也是可以用这玩意反过来杀己方的人的。即使它威力大减,那也是很有威胁的。可以说这是一把双刃剑。
只是,现在却不得不用它了。要不然,这场朔州攻城战他还真没有把握。
有了魅影箭作为后盾,慕容建中的底气也足了起来。将是兵的魂,在冷兵器时代,一军的将领尤为重要。如果主将被杀,他的士兵就会慌乱,乃至于溃不成军。朔州虽然是辽国布放的重点,但最多就是一主将两副将这样的配置。只要射杀了他们,辽军必乱。即使还能抵抗,缺少了能镇得住场面的将领在指挥,战斗力也一定大大降低。宋军也就有了可趁之机。
为了防止辽军骑兵的冲击,慕容建中直接釜底抽薪,向赵匡胤建议,干脆用石头,圆木堵死朔州东门和西门,然后用武钢车堵住南门,仅留一个北门供辽军出入。这样虽然增加了攻城的难度,但同时也消除了攻城的干扰。如此一来,辽国的骑兵只能从北门出城了。而对此,宋军当然不会没有任何安排。在采纳了慕容建中的建议之后,赵匡胤就将杨家军分成两路,在东、西二门外,随时准备准备截击辽军。同时又部署了大量步兵按慕容建中指导的办法防守,吸引辽军注意力,协助杨家军铁骑。
计议已定,宋军在各位将军的带领下开始行动。趁着夜色发动一波攻击,在城门口堵上许多杂物。第二天,又用抛石车将石块扔到城门口。目测一下,辽军骑兵一时半会儿出不了城了。再用武钢车堵住南门之后,宋军才发动攻击。为了鼓舞士气,赵匡胤还亲自擂鼓,将指挥权交给慕容建中。
没有了辽国骑兵的干扰,宋军攻城果然顺利许多。说实话,慕容建中的方法根本不高明。虽然它封死了守军出城的路,但却很容易激发他们死守的勇气和决心。不过,对辽兵却非常有效。辽国士兵是契丹族,属于游牧民族。守城根本就是半吊子。之所以能守一个月,还多亏了它的骑兵。
而且,普通的士兵见识不高,即使知道了城门被堵死,第一反应也绝不是拼死抵抗。而他们的这种情绪是需要领头的人引导的。而这正中慕容建中下怀。只要他们一说话,哼哼……
慕容建中阴笑着摸摸囊中的魅影箭。
事情也像他预料的那样,得知宋军堵上三个方向的城门,随即就发动了猛攻。辽国的朔州守将琢磨了一下就知道宋军的意图。不由冷冷一笑,还笑骂宋朝的将军蠢材。他一面派一个副将带领一万骑兵从北门出城,在宋军攻城的时候,冲击宋军。另一方面,站在城头发表慷慨激昂的讲话。
只是,他才刚说几句话,马上被慕容建中给一箭封喉了。
慕容建中看到敌将倒下,满意地收起弓。他的箭术可不是盖的。
看到将军毫无征兆地倒下,辽兵一下子就愣住了。现在宋军还在弓箭的射程之外,他们是怎么射中将军的?难道是他们有什么秘密武器?
“将军……”城中的另一员副将悲呼道。他还没来得及表达他的悲愤之情,慕容建中就给了他一箭。
这下辽军彻底懵了。完全不知道是怎么回事。面对如潮水般涌来的宋军,竟然不知道该怎么办。直到宋军将云梯搭上城头,开始攀爬,他们才如梦初醒。纷纷开始抵抗。但因为缺少统一的指挥,都是各自为战。期间,也有颇具威望的低级将领组织反抗,但这个时候,慕容建中见宋军开始占优势,已经到了离城墙百步的地方。直接用普通的弓箭,弯弓搭箭,射杀他们。城上的辽军虽然非常奋勇,但却一片乱糟糟的。在数倍于己的宋军的攻击下,岌岌可危。这时,慕容建中马上下令搬开南门的武钢车,派冲车撞击城门。城内的辽军备受煎熬。
而在城外的辽军也不好过。他们出了北门,也不分兵,直接往西南。饶了老大远的路才到达西门。只是,等待他们的是严阵以待的宋军大阵。辽军副将无奈,只好硬着头皮冲锋。迎头而来就是劈头盖脸的箭雨,等损失了好多人,终于冲到宋军面前的时候,早就埋伏在山坳里的杨家军冲了出来。合该辽将不幸。杨家军被一分为二,他遇到的正好是杨继业率领的一路。他哪里是杨继业的对手,不过一个照面,就被杨继业一枪给捅死了。
这场朔州之战自然是宋军大获全胜。辽兵抬着他们将军的尸体狼狈地撤回云州(辽国西京,即大同)。
那两支魅影箭自然就没办法收回来。慕容建中只好祈祷辽军并没有发现它们的奇妙之处。要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可是,这个世界就是这么坑爹。你怕什么,他给你来什么。这么蹊跷的事情辽国怎么可能会不注意。当云州守将得知这件事,亲自检查了朔州守将的尸体,拔出将他们封喉的箭矢。抓了城中的汉人做了实验,马上知道了这两支箭的威力。以为是神兵利器,就把它们收藏了起来。
他并没有将它们藏多久。很快就又派上用场了。而且,他用魅影箭射的人正是攻下朔州后,想一鼓作气打下云州的赵匡胤。而且,他还嫌一支箭不够,直接放了两箭。
幸好云州守将之前拿人做了试验,这两支箭的威力已经大大削弱。而且,他的箭术也不如慕容建中,没有射中赵匡胤的要害部位。但这也够赵匡胤受的了。
因为赵匡胤的受伤,宋军也只好退回朔州。
赵匡胤在朔州稳定下伤势之后,留慕容建中和杨继业守朔州,就返回汴梁,草草结束了这次北伐。
虽然这次北伐有点虎头蛇尾的样子。但,总算不是无功而返。这样的结果,慕容建中好歹还能接受。
可是,为什么让他和杨继业留下来守城。他还想回去跟女儿培养感情呢!
赵匡胤自然是有他的考虑。首先,慕容建中在这次朔州之战的表现非常不错。此次能攻下朔州,他当居首功。足以看出他智谋不凡。何况现在朔州还刚刚收复,情况很复杂,唯有他和杨继业能震得住场面。他怕一个人顶不住,就把两个一起留下了。
老大,你还真对我们俩放心啊!难道你不知道我儿子刚刚才揍了杨家的人吗?
不过,他这个不负责任的老爹这个时候也想起他那个还在天波府的便宜儿子。算算时间已经一个半月了。赶紧请杨继业修书一封到汴京,放了潘旭。
虽然在朔州见不到心爱的女儿。不过,他也遇到了一个他感兴趣的人。也是个很有用的人。
作者有话要说:大家猜猜这个人是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