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灯看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书神小说网www.hengjiefastener.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四百二十四章 铸币局的猫腻
“铸币权?”
一旁的黄道周登时就急了,叫道:“剑歌,你在做梦!铸币,这可是皇家独有的权力!怎么可能交给一个银行去做?而且,民间铸币,欲壑难填,拿下民间的商人什么事情都干得出来的,到时候只会让那些商人吃的更饱,最后受苦的还是老百姓!”
连一旁的崇祯也把眉头皱了起来,“袁啸,这铸币局事关江山社稷,将将铸币大权交到江南银行的手上,只怕……”
“嘿嘿,皇上,您每天呆在紫禁城里,对于外面的事情自然是没有微臣更清楚,铸币大权确实重要,但是,皇上,这些年来,咱们朝廷从铸币局得到了什么好处?没有吧?”
“这个……”
崇祯对于铸币局能够给朝廷带来多少利益,还真的不清楚,于是,将眼光投向了户部尚书黄道周。
黄道周脸色一红,低声道:“启奏皇上,如今因为铜矿开发艰难,我们的铜钱入不敷出,根本难以给朝廷带来多少收益,只是……”
黄道周还想再说,一旁的袁啸微笑道:“黄大人,这您可就说错了,也许您为人耿直,不屑于从中牟利,但是您不屑,不等于下面的官员也不屑,咱们大清钱制铜二铅八,这样,大明府库,可以从中赚取两成的收益,其中一成用以支付铸币局的开支,还有一成上缴国库,但是,您知道现在外面的铜钱到底变成了什么样子吗?”
说这话,袁啸从怀里掏出了几枚铜板,放在了崇祯的床头,低声道:“皇上,这些通宝,现在铜含量不足三成,非但如此,还比正常的铜钱薄了三分,其中都是以铅铁掺杂其中,单单是一贯铜钱六百文,铸币局就可以从中赚取超过两百到三百文铜,这些好处,可是都没有流入咱们朝廷,而是被铸币局以及他们头上的各级官员给中饱私囊了……”
“什么?”
崇祯的眉头登时就竖了起来,平生他最痛恨的就是有人蒙骗他,没有想到,铸币局竟然这么大的胆子,将铜八铅二改成了铜三铅七,甚至更加严重!
“这、这群该死的混蛋!袁啸,你说的可是真的?”
崇祯怒喝道。
“皇上,皇上息怒!”
孙承宗与黄道周连连苦劝,“您龙体要紧,这个时候,可是不能动怒啊……”
“不动怒?你们让我怎么不动怒?你们倒是跟我说说!铜三铅七啊,这到底的有多少钱财流入这些人的腰包,国子蠹虫,国之蠹虫!当初是你们,是你们让朕撤销了太监,启用文臣,说什么,太监贪财好利,说什么文人最有骨气,最是清廉,你们就这样清廉?”
如果不是箭伤在身,现在的崇祯早就跳起来了。
黄道周吓得连忙跪倒在地,连孙承宗都是如此,两个人虽然不是东林党人的中坚,但是早年也都是东林一系的,现在皇上动怒,两个人自然是惶恐之至,跪地请罪。
“陛下,铸币局归户部统管,作为户部尚书,臣责无旁贷,罪在不赦,请皇上给臣一个将功补过的机会,两个月之内,不,一个月之内,务必将各省铸币之事,差的水落石出!”
黄道周急声道。
“不用了,既然将铸币权交在铸币局,还是这样不靠谱,那还不如直接将铸币局裁撤掉,还能够节省一笔开支呢!袁啸,我只问你一句,如果将铸币大权交给江南银行,你们每年可以上交多少收益给朝廷?”
袁啸沉声道:“陛下,如果铸币权在江南银行,那三到五年之内,臣可以做主,除了朝廷应得的股份红利之外,江南银行可以将朝廷缴纳一百万两白银,作为朝廷的授权的回报,而且江南银行保证所有的制钱均须达到铜七铅三,而且制式统一,严格按照朝廷规制铸造!“
“三到五年之内?那三到五年之后呢?”
崇祯皱皱眉头,问道。
“皇上,三到五年之后,臣拟奏请朝廷革新币制,推动铜钱退出流通,转而铸造银币,金银稀有,价值稳定,铜钱却不行,一旦新的币制成功的话,江南银行将能够向朝廷提供更多的收益,加上红利的话,臣以为,每年不会低于白银五百万两……”
袁啸接着说道。
五百万两白银!仅仅这一项啊,就可以赶上前年税制改革前半年的国库收入了!
“这、这能行?”
崇祯惊异的问道。
“陛下,臣以项上人头担保,绝无差错,不过,臣需要一批干练的铸币工匠……”
袁啸答道。
“没问题!”
哈哈……
崇祯大笑道:“为了这每年五百万两白银的收入,铸币局所有的官员跟工匠全部交在你手上,任由你调配!黄道周,拟旨,即日起,裁撤各地铸币局,严查铸币局各级官员贪墨钱财之事,贪墨白银超过五十两者,削职为民;贪墨白银超过一百两者,流放三千里;贪墨白银超过二百两者,斩立决;贪墨白银超过五百两者,抄家!”
黄道周的脸都绿了,五百两啊,就要抄家灭门!得了,只怕整个铸币局系统,没有几个官员能够全身而退了,不知道多少人要人头落地啊……
“哈哈,剑歌,你还真的是真的福星啊,这一次咱们大明朝能够转败为胜,你可是居功至伟;现在有肯将江南银行给朝廷让出如此巨大的股份来,还一肩将铸币的事务扛下来,说说,说说吧,你想要朕怎么封赏你吧……”
崇祯听了袁啸的话,终于高兴了起来,问道。
封赏?还要封赏?
现在的袁啸可是不愿意再要封赏了,不是时候,自己已经是众矢之的了,再要是继续封赏,那盛极而衰,自己绝对无法善了!
袁啸苦笑道:“皇上,臣现在也不过二十岁出头而已,就已经是虎贲候,南方数省的总督了,您还能封赏什么?这次给我封个国公?那哪天臣清剿了关内的叛匪,您就给我封个郡王?再过些年,臣要是将满洲给灭国了,您还怎么给我封赏?一字并肩王,如果有一天臣在远征扶桑,平灭倭寇呢……”